大陆要闻  导航:首页 > > 正文

中国“第一天团”宣传片震撼发布,这才是大片!

来源:中国之声    2018-01-22 16:15:33

????从神舟五号首飞成功到神舟十一号问鼎苍穹,从杨利伟只身探天到景海鹏三上太空,英雄的航天员们在浩瀚苍穹画出了龙的轨迹。约2022年,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。

????过去,我们很精彩;未来,更值得期待!奋斗,成就梦想!!!

????中国航天员六问九天,巡天遨游68个日夜。英雄的航天员们扛起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夙愿的使命,漫漫飞天路,又是什么让他们始终拼搏、奋进与坚守呢?

矢志飞天 初心不改记

“奋进新时代、筑梦写忠诚”的航天员群体

??? 在中华民族的奋进华章里,飞天勇士叩问苍穹无疑是最为精彩的章节:从杨利伟只身探天到景海鹏三上太空,13年间,11名航天员六问九天,巡天遨游68个日夜,绕地飞行1089圈,行程4600余万公里……

▲2003年10月15日09时“神舟”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。 秦宪安 摄

????在人民军队的英雄谱上,开拓天疆的航天员无疑是最为闪亮的名字:11人被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授予“航天英雄”“英雄航天员”荣誉称号;1人获八一勋章、1人获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,8人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、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;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行星命名委员会分别以3名航天员名字命名了3颗小行星……

????这一组组响亮数字、一串串耀眼光环的背后,是一个英雄群体用信仰和信念浇铸的奋斗壮景,用热血和汗水绘就的逐梦轨迹。

▲中国首位太空人—航天员杨利伟 秦宪安 摄

????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的梦想,召唤他们日复一日用汗水浇筑登天之梯 浩瀚星空,中国人仰望了几千年,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用自己的眼睛,看一看这赖以生存的家园。然而,却始终没能冲出地球。

????撼天难,撼民族意志更难。1992年9月,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;3年后的金秋,中央军委决定组建航天员大队。

????一时间,1500多名蓝天骄子集聚在飞天梦想下,接受祖国的挑选。面对风险莫测的飞天旅程,航天员们做出了军人应有的选择:即将走上副团长岗位的李庆龙、陈全主动放弃晋升机会,身为独子的刘旺极力说服母亲同意,在外执行任务错过报名的陈冬积极争取补选……

▲中国航天员梯队杨利伟(中)、翟志刚(右)、聂海胜(左) 秦宪安 摄

????1998年1月5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光荣诞生,来自五湖四海的14名航天员,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:“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!”中国航天史册翻开了崭新一页,中华民族开启了极目天舒的时代。

????离开飞机座舱走进航天课堂,航天员上的第一节课就是世界载人航天史:自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一飞冲天,人类已进行200多次载人航天飞行,共有900多人次进入太空……起步就落后,追赶是唯一的选择。

▲1999年07月26日 航天员潘占春 费俊龙 翟志刚 刘旺在俄罗斯进行失重飞机训练 王校钢摄

????事非经过不知难。太空和天空一字之差,对人的要求却天壤之别,实现从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是一个巨大跨越,横亘其间的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,前苏联航天员列奥诺夫曾形象地称其为“上天的阶梯”——基础理论学习,离开院校已10多年的航天员重回课堂,白天上课训练,夜里复习预习,教室里充满了风油精的味道,公寓成了“不夜城”。

▲2007年10月,航天员在低压舱进行训练 朱九通 摄

????低压缺氧训练,相当于以每秒15米的速度,被提升至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,他们忍受头晕恶心甚至休克的反应,每次都持续30分钟以上。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:“破茧成蝶,从来都是痛苦的过程,没有异于常人的坚韧,是很难熬过来的。”

????超重耐力训练,飞行员仅需持续承受5倍的重力加速度3秒,航天员却要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,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,往往面部肌肉变形,呼吸异常困难,但手边请求暂停的红色按钮,20年来从没有人碰过。刘旺母亲看后,一边流泪一边不住地摆手说:“不看了,不看了!真的看不下去了!”

▲2007年10月,航天员在模拟失重水槽进行水下出舱训练 朱九通摄

????模拟失重训练,在国外,他们要经受失重模拟飞机一个架次沿抛物线连续12次的俯冲、拉起,从没有人吐过;在国内,他们身着160多公斤的水下训练服,一次就要训练3-4个小时,每次下来体重都会减轻4、5斤,吃饭时常常连筷子都拿不住。俄罗斯专家称赞道:“中国的航天员选得真好。”

????飞行程序训练,9大本、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,指令有上千条、操作有数百项。他们一遍遍背记、一遍遍推演,做的笔记摞起来比桌子还高,使数以万计的指令内化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,每个人闭上眼睛都能精准无误地全流程操作。

????头低位卧床训练,他们连续5天保持负6度卧姿,头低脚高、脸部充血、鼻塞头痛、胸闷失眠,同时还要训练进食饮水、清洁个人卫生;心理训练,他们要在狭小密闭的隔离舱内进行抗疲劳抗寂寞考验,72小时连续工作,不能睡觉,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……

▲2011年11月02日 刘洋进行转椅训练 朱九通 摄

????历日经年,水滴石穿;持之以恒,功果自见。

????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评选会严格评定,先后选拔的2批21名航天员,顺利通过8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的考核,全部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,创造了世界航天员训练零淘汰率的纪录。 人民军队坚不可摧的信念,支撑他们时刻准备用生命去赴使命之约 茫茫宇宙,神秘莫测。与人类走出森林、走向大海的每一次探索一样,迈向太空的每一步,都伴随着巨大的险阻和牺牲。

????2003年,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多事之秋。2月1日,美国“哥伦比亚”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过程中爆炸解体,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;5月4日,俄罗斯“联盟一号”飞船返回落点偏离400多公里;8月22日,巴西在发射卫星时星箭爆炸,21名航天同行当场遇难。

????此时,中国航天员正在备战神舟五号任务。领导担心世界航天接连失利的阴霾,会影响到自己的航天员,便把大家召集在一起,听听想法、鼓鼓劲儿。没想到,座谈会开成了请战会。航天员纷纷表示:“我们作为军人,飞天就是使命,太空就是战场,困难再大、危险再大,都动摇不了我们征战太空的决心!”

????当一个英雄诞生,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被他身上的光环吸引,鲜有人探究传奇背后的风险和代价。

▲中国第一太空人杨利伟在返回舱 秦宪安摄

????2003年10月15日9时,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着神舟五号飞船直刺苍穹。火箭在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时,突然与飞船产生了共振,舱内的一切,包括杨利伟都开始急剧振动。加之叠加了4-5个G的负荷,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、五脏六腑似乎都要被振碎,以为自己要牺牲了。

????共振持续了26秒。杨利伟挺过了如此漫长且来势汹汹的26秒。对此,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邓一兵评价说:“26秒,浓缩了一名军人的忠诚信仰,折射出一个英雄群体的坚定信念。”

▲走下飞机的杨利伟,被欢迎的人群抛向空中。秦宪安摄

????如今,每有涉及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重要展览,都有这样一面五星红旗,常出现在展厅的显著位置,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诉说着一段历史、传递着一种信念。

????2008年9月27日16时30分许,是翟志刚打开飞船舱门,开始太空行走的计划时间。一切准备就绪,不料,意外却发生了:当他开启舱门时,舱门丝毫没有反应。此时,飞船即将飞出测控区,若打不开舱门,出舱活动就要延迟。

????“决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,决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!”翟志刚和刘伯明、景海鹏迅即启动预案,用辅助工具连续撬了3次,终于打开了中国人信步苍穹的大门。就在此时,“意外”接踵而至:轨道舱突然响起火灾语音预警,并不断重复。

▲翟志刚正在检查服装各关节是否可正常活动。 秦宪安 摄

????关键时刻,根植革命军人血脉的坚不可摧信仰信念和生来为战胜的血性秉性,迸发出强大力量。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,把完成任务作为首要选择,临时改变出舱程序。

????16时43分许,身着“飞天”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,挥动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地面报告:“神舟七号报告:我已出舱,感觉良好。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、全世界人民问好!请祖国放心,我们坚决完成任务!”

????养蚕、种菜、跑步……呈现在电视画面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,似乎是景海鹏和陈冬惬意的太空33天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轻松。

▲2017年10月10日 景海鹏 陈冬 在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观看新闻联播 摄影:船载摄影机

????2016年11月11日零时10分,连接天地的话音链路突然中断,只有视频,没有声音。此时,离飞船返回地球仅剩1周。问题如果不能迅速解决,不仅后续任务难以完成,更可能导致紧急返回,给航天员生命安全带来威胁。危急关头,景海鹏和陈冬一边迅速展开在轨排查,一边通过视频用文字鼓励地面人员“你们别急,我们挺好”,最终与技术专家一起恢复了话音通信畅通。 航天战线赓续传承的基因,滋养他们始终不渝用行动诠释赤子之心 人类任何的伟大壮举,都不能没有精神作支撑。英雄航天员坚守初心、筑梦九天,同样离不开航天精神的滋养传承。

????东风航天城,这片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荣和梦想的土地,孕育了中国航天事业,也孕育了托举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。

????2001年11月,航天员第一次踏入航天人的精神圣地——东风革命烈士陵园。这座元帅、将军、士兵相依的不朽军阵,深深地震撼了他们:23岁的战士王来,为抢救战友只在戈壁滩上留下了38个焦黑的脚印;高级工程师胡文全,在来到大漠第28年的除夕住进了医院,医生看着癌变切片无奈地说“怎么不早些来”;上海姑娘潘仁瑾,为追随志在航天的爱人和他们共同的事业,扎根戈壁滩,一干就是几十年,却未能等到飞船上天的那一刻……

????传承是最好的纪念,践行是最好的传承。

????从神舟七号4107分钟的飞行,到神舟九号16766分钟的宇宙遨游,景海鹏收获了无数鲜花、掌声和荣誉,很多人都认为他不会飞第三次。

????知天命的景海鹏更知使命:飞!只要祖国需要,一定要飞!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,景海鹏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次太空飞行,胜利凯旋。“如果有机会,下次你还上不上?”记者追问景海鹏。他的回答掷地有声:“我将继续保持良好状态,时刻准备接受党和人民的再次挑选,再当一回先锋,再打一场胜仗!”

▲航天员景海鹏进入水下训练服,连接通信设备。秦宪安 摄

????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。每一次载人飞行,3000余家单位、超过10万名的工程技术人员,用齿轮咬合般的团结协作,有荣誉共同分享、有困难共同克服、有余量共同掌握、有风险共同承担,一次次托举起了英雄飞天。正如“两弹一星”元勋孙家栋所说:“离开了集体的力量,个人将一事无成。”

????航天员作为团结协作的受益者,更深知其中的分量。20年来,他们彼此把战友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,散开来是尖刀、聚起来是铁拳,每次任务期间其他航天员都在地面轮流值班,为执行任务的战友加油鼓劲,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。

????刘洋执行神舟九号任务出征前,作为备份的王亚平对她说:“你是我们女同志的骄傲,希望你能带着我们俩的梦想一起去飞,我会在地面永远支持你!”

????四千余万千米巡天征途,每一米背后都有着成千上万默默奋斗的无名英雄。他们干惊天动地事、做隐姓埋名人,在人们欢庆胜利时很少想到他们,领奖台上很少见到他们,但他们无怨无悔。

????2014年3月13日,再普通不过的日子,却因5名航天员的停航停训,写入了中国航天史册。

????吴杰、李庆龙、陈全、赵传东、潘占春是我国首批航天员。十几年前,当党和人民需要时,他们怀揣飞天梦想,经过层层选拔从四面八方集聚北京。

????▲2008年9月27日17时38分,航天英雄翟志刚在英雄航天员刘伯明、景海鹏的协助下,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。这是出舱过程。 秦宪安 摄

????十几年来,他们一心只为飞天,一次次接受祖国挑选,一次次与飞天失之交臂,有的曾2次入选梯队,有的至今不为人知。如今,他们因超过黄金飞行期,再也没有机会为祖国出征太空,但他们像当年毫不犹豫参加选拔一样,坚决服从组织安排,退出现役航天员队伍。

????抚摸着航天员纪念章,已年过半百的他们,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,这其中有不舍,一名航天员对飞天梦想的不舍,但更多是愧疚,一名军人对未能履行为祖国出征誓言的愧疚。

????“他们的等待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起,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最厚重的一页。”中国航天员中心党委书记李新科说,他们同样是共和国的飞天英雄!

????来源:央广军事(ID:cnrjunsh 记者:陈欣 李琳 杨宸琇 谢芳 作者:李潇帆 朱霄雄 赵金龙 张文军 刘克 编辑:李攀奇)

标签:中国航天员 神舟飞船 中国空间站 航天员训练
[编辑:孟斌 责任编辑:陶宁薇]

相关报道